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黑爆料不打烊入口导航,前身为济南交通学校物理实验室。2002年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后,物理实验室迅速发展。2003年物理实验室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,该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。2008年学校依据实际办学情况,成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;同年,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。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约900万元。中心面积为3060平方米,下设30个教学实验室和3个仪器准备室。
目前,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全校黑爆料不打烊入口导航、汽车工程学院、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等共计10个学院36个本专科专业的《大学物理实验》和《应用物理实验》两门独立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。目前,中心可开设100余项实验项目,每年教授学生达3500人,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约17万人学时。
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把交通领域相近专业进行归类,分为交通运输类、交通土建类、交通机械类、交通信息类等多个模块,对各模块专业制定《大学物理实验》课程标准。教学体系设计面向各工科专业,与专业课程接轨,与生产实践相结合。《大学物理实验》课程采取全开放教学模式,即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、根据自己专业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验项目、自由选择实验任课教师,课堂采取“教师讲解、示范操作”+“单人单组独立操作”+“教师巡回指导”的教学方法。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重视学生专业发展的诉求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综合科研素养创新能力。
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验室管理工作,在实验室环境、安全、仪器维修维护等方面建设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。
1)实验室环境。中心实验室相对集中,总体布局科学合理:长清校区实验中心位于综合实验楼1-2层;无影山校区位于2号教学楼1-2层。学生人均使用面积为4.2平方米(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);实验台、柜、桌、凳皆符合规范标准;同时实验室内通风、照明等设施良好,符合实验教学和国家、学校的有关规范与规定。
2)实验室安全情况。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制度,如“安全卫生制度”、“实验室安全消防制度”,“危险品领用管理办法”,明确了实验中心主任是安全卫生第一责任人,各个实验室由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教师分工负责,责任落实到人。各项安全卫生措施每个季度检查一次,并做好记录,杜绝安全卫生隐患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
3)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。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,对固定资产的购买、验收、保管、报废、借用、调拨、损坏丢失赔偿、维护保养、检修等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,以保证中心的正常运作。分别建立了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、低值设备和器材管理制度、大型设备管理制度、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、设备进出库登记表、设备借用登记表、新设备验收校核制度等管理措施,中心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条例,仪器设备的借出、使用、维修等情况均有记录,这些制度措施保证设备账、物、卡三方相符。同时,中心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度,现有档案盒31个,包括仪器设备采购计划、招标书、验收报告复印件、仪器说明书、技术指标等,由专人管理并随时增加档案信息。
4)仪器设备维修保障情况。仪器设备维修可分成两种情况:一、实验中心教师和专职人员自行维修;二、无法自行维修需要外修的仪器设备,由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联系厂家负责维修。
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围绕学校建设规划,全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、学历结构、学缘结构、职称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,观念新、素质高、能力强,相对稳定、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复合型实验教学一线骨干教师队伍。中心现有专职教师13人(教授2人、副教授1人、讲师10人),实验师1人。其中博士学历10人,硕士学历4人。
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多项,分别于2018年、2014年、2004年三次获得省教学成果二三奖;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;主编教材7本,2014年主编课程教材《物理实验教程》(第3版)入选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。中心现有校级科研团队“功能材料研究创新团队”1个,校级“智能材料研究平台”1个;承担国家、省级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,被SCI、EI收录30多篇;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;发明专利1项,实用新型专利3项。